- 点击量:191
- 发布时间:2025-02-28
卤代烃有机废气用RCO/CO来降解治理,第一反应是催化剂可能会中毒,一般建议优先选用抗卤素非贵金属催化剂(如CrOₓ/TiO₂)或改性贵金属催化剂(添加CeO₂助剂)。当然,最好在VOCs废气预处理需去除卤代烃或控制浓度,避免直接进入催化床层,但这个很难办到,因为就是要处理含卤废气。此外,有研究团队表明定期高温焙烧(>500℃)结合水蒸气吹扫,可部分恢复中毒催化剂活性,这个可以在工程上实践论证。我们简要总结了以下四点,来说明含卤有机对VOCs催化剂有哪些伤害,欢迎大家交流。
卤代烃废气对VOCs催化剂的伤害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:
1. 活性位点化学中毒。卤代烃中的Cl⁻会与贵金属催化剂(如Pd、Pt)表面发生反应,形成氯化物(如PdCl₂、PtCl₂),导致活性位点被覆盖。贵金属分散度越高,Cl⁻的抑制作用越强,低温(130–230℃)环境下尤为明显。
2. 副产物腐蚀与二次污染。卤代烃催化燃烧可能生成HCl、Cl₂等副产物。其中Cl₂会与催化剂载体或设备金属反应,造成腐蚀;而HCl在氧气存在下可进一步氧化生成Cl₂,形成循环毒化。
3. 催化剂结构破坏。长期暴露于卤代烃环境中,催化剂载体(如Al₂O₃、TiO₂)的比表面积和孔容会因Cl⁻侵蚀而减小,导致活性组分烧结或流失。例如,氧化铬基催化剂虽耐卤素,但高温下仍可能发生相变失活。
4. 竞争吸附与积碳。卤代烃分子比普通VOCs更易吸附在催化剂表面,与目标污染物竞争活性位点,同时其不完全氧化产物(如光气、多氯联苯)会覆盖催化剂表面,形成积碳层,阻断反应通道。
来源:VOCs减排工作站
免责声明:所载内容、图片来源于互联网,微信公众号及单位/个人投稿等公开渠道,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,仅供参考,交流。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和机构所有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